深港融合,互促发展——华商举行深港两地法律服务合作座谈会
6月25日下午,一场聚焦深港两地法律服务业合作发展的座谈会在华商总所成功举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下,促进深港两地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此次座谈会旨在分享深港两地法律服务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并就进一步加强两地法律服务业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
香港律政司高级政府律师李希迦,市司法局律管处副处长黄存真、律管处闵之伟,市律协湾区委副主任谭劲松出席了此次会议。华商执行合伙人、涉外委员会主任齐梦林,华商行政总监、港澳执业中心执行主任邬榀,华商希仕廷福田联营所执行主任袁韶浦律师,华商大湾区律师、香港律师张博彦、王耀光,华商高级合伙人律师刘文卓、文婷、罗欣,华商合伙人律师杨洋、邓娇、孙龙杰,港澳执业中心运营总监祝佩参加了会议。
齐梦林律师代表华商对李希迦律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双方能就如何“疏通两地法律人才交流渠道”这一议题达成共识,以进一步加强深港两地在法律事务中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来访嘉宾首先参观了华商“华商大事记”文化墙、BI数据大屏等独具特色的宣传板块,深入了解了华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与品牌文化。会上,邬榀主任担任主持并介绍了参会的华商律师,以及华商在深港合作办案方面取得的成果。
香港律政司高级政府律师李希迦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参访华商,与业界同仁面对面交流,并介绍了香港律政司下设的七个科别,即民事法律科丶刑事检控科丶法律草拟科丶国际法律科丶维护国家安全检控科、宪制及政策事务科、政务及发展科的分工与职能。李希迦律师同与会律师进行了有效交流,并承诺会将与会律师的建议反馈给香港律政司下设的法制建设办公室,为推动两地法律融合发展尽一份力。
市律协湾区委副主任谭劲松表示,促进深港两地法律交流,下一步可通过市司法局组织,香港法律专业协进会协调,分批组织深圳律师到香港见习,让内地律师深度了解香港法律实务,同时也可邀请内地律师到香港举办讲座,让香港律师了解内地法律制度,以此推动深港两地建立常态化的法律服务合作交流平台。
袁韶浦主任介绍了福田第一家联营所——华商希仕廷福田联营所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将借助河套地区的国家战略地位,打造华商大品牌下的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涉外法律服务精品所,一站式解决科技与涉外法律服务需求。
王耀光律师作为香港律师,向大家介绍了香港律政司的职能定位,并指出,香港律政司高级政府律师到内地律所交流,这是深港两地法律融合跨出的一大步,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突破。
张博彦律师就内地律师到香港律所见习的实操性、深港两地法律文书的送达与承认等方面提出见解,提议由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到港签证问题,帮助内地律师到香港律所见习,促进两地法律人才交流。
刘文卓律师表示,很多境外投资需求的客户会首选香港,如果能与香港律师有更深度的合作,将有利于促进两地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共同开拓更广阔的业务市场。
罗欣律师认为,因香港和内地文化和法域的差异,导致双方律师在合作中存在实际困难,当务之急是让内地律师和客户认识到大湾区律师的价值。倡议香港律政司联合广东高院,共同推动发布大湾区跨境办案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体现大湾区律师发挥的作用,让广大客户进一步认识其价值。
文婷律师也对深港合作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见解,并认为解决之道是加强双方的融合,在帮助大湾区律师融入内地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平台和渠道帮助内地律师融入香港,双方的深度融合才能互促发展。
邓娇律师分享了与大湾区律师合作的经验,并就两地律师在业务协作中的执业领域匹配、收入差距等问题提出建议,无论是在法律制度还是地域文化差异上,双方都需要进一步融合来消除差异、合作共赢。
孙龙杰律师分享了与大湾区律师共同打造跨境法律服务产品的经验与体会,对于大湾区律师的专业素养、敬业精神、充沛精力表示敬佩,期待相关部门能建立渠道,让内地也律师有机会到香港交流学习。
杨洋律师介绍了与华商大湾区律师联合打造的跨境法律服务产品,并表示期待能有机会去到香港律所进行访问学习,深度融入香港法律服务市场。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行,是深港法律服务行业合作发展、互知互通的务实举措和积极探索,十分贴合业界诉求,意义重大。华商律所将在司法局、市律协的领导下,全力支持香港与内地法律界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帮助两地律师在大湾区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