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举办《从上市公司大数据挖掘看外观专利独特价值》及《从达娃之战谈并购与产业化中的品牌保护》专题讲座
为深化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理论学习、抢抓市场业务,6月18日,华商律师事务所主办,华商知识产权业务中心、知识产权与新兴产业党支部承办,天启黑马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的《从上市公司大数据挖掘看外观专利独特价值》及《从达娃之战谈并购与产业化中的品牌保护》专题讲座在华商律师国际中心举行。
本次专题讲座由华商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中心主任熊永明律师担任主持人,华商党委书记、执委会主任曾铁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引进专家车惠中博士、华商彭英武律师等人出席参会。
讲座伊始,华商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中心主任熊永明律师致开场辞,对各位参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熊永明律师向在座来宾展示了市场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占比不到20%,但在专利类侵权案件中,每年与外观专利相关的约占60%,这无疑是知识产权律师值得关注的业务。
熊永明律师表示,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两位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大咖共同探讨外观专利的独特价值以及产业化中的品牌保护问题,希望通过讲座,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外观专利与产业化中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和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华商党委书记、执委会主任曾铁山上台致辞。曾铁山书记指出,深圳是一个创新创业之都,深圳企业的竞争力更体现在知识产权的价值中。华商总分所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大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知识产业专业领域的业绩也逐年成倍增长。曾铁山书记表示,要让法律服务融入产业需求,为此,华商律所将大力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高素质人才队伍,以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引进专家、专利计量学专家、知识产权产业化专家、台湾中原大学博士生导师车慧中围绕着《从上市公司大数据挖掘,看外观专利独特价值》这一主题展开了分享。从上市公司大数据挖掘角度,解读了外观专利的独特价值。车慧中博士指出,在上市公司中,有发明专利的企业和有外观专利的企业相比,股价和年收益率没有显著差别。与此同时,外观专利申请持续性高的企业,比发明专利申请持续性高的企业股价和年收益率都更高。因此,车慧中博士建议,国内企业在重视发明专利和高科技含量的同时,也应该更加重视外观设计。
除了产品的外观设计外,商标是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核心标识。福田区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华商专职律师彭英武作《从达娃之战谈并购与产业化中的品牌保护》主题分享,强调了产业化中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彭英武律师将经典案例与学说理论相结合,对投融资中的品牌资产诉讼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与分析,讲解了如何对并购与上市中的品牌风险进行识别防范,着重介绍了产业化中品牌资产管理的要点。彭英武律师表示,国内企业要崛起更多“百年老店”,品牌是价值体现的重要方式,品牌保护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本次专题讲座案例详实、分析透彻、互动不断,获得了在座来宾的一致好评。
知识产权业务是华商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华商自成立之初便在知识产权业务领域深耕厚植、精业笃行,不断为创新赋能,为品牌护航。华商具有商标与专利代理资质,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包括知识产权相关的诉讼与非诉,涵盖商标、专利、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各个知识产权业务分支。
在知识产权领域,华商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设立了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业务中心。知识产权业务中心成员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承办过数千件知识产权类案件,服务的客户包括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大型科技类企业等,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
日后,华商将继续秉持秉持“讲政治、重专业、比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律师维护正义、法律创造价值”为己任,服务于创新、赋能于品牌,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