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法律实务沙龙——“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业务的破局与创新”圆满举行
10月30日,由华商律师事务所(下称“华商律所”)破产重整法律研究院、银行与金融法律专业委员会、不良资产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新经济形式下,传统业务如何破局如何创新”实务沙龙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顺利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华商内部专业委员会之间沟通联络,共同探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和创新思维,帮助企业纾困和金融机构应对挑战、破解困境,从而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开场致辞

主题分享
在主题分享环节,华商银行与金融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储婷婷律师首先带来了关于《近期房地产金融政策解读》的分享。她详细介绍了近期出台的四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及延长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等。同时,还分析了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随后,华商不良资产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智硕律师进行了《新形势下执行案件处置新思路——以次债务人为视角》的主题分享。他讲到,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债务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有限,律师需提供更便捷全面的优质服务。黄智硕律师还详细讲解了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和解问题,包括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工资收入的执行以及对股东的追加执行等,为与会者提供了实用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最后,华商重整法律研究院院长、党委委员、高级合伙人徐江华律师以《企业纾困法律解决方案的“道”与“术”》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享。他引用了2024年9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的分析和解读,探讨了如何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途径为困境中的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徐江华律师分享内容分为“道”和“术”两个部分。在“道”的部分,他强调了近年来受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周期叠加外部经济形势影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民企就是民心”的发展理念。徐江华律师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术”的部分,徐江华律师提出了具体实践方法,包括供应商应对、现金流拓宽和庭外重组及破产重整等问题,为与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途径操作指南。

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杨卫宁律师表示对今天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并强调了金融对房地产的综合性拉动作用。他指出,执行中的问题已扩展至次债务人,并回应了黄律师在分享中提到的未到期债权的保全问题,认为这更有可能涉及代位权诉讼。此外,他还对徐律师在劳动法与破产领域的跨界合作表示高度认同。
彭芳律师对刘慧律师牵头组织此次活动表达了感谢,并希望从大整合的角度出发,各委员会之间能够进行更深入的产业互动与合作。
最后,刘慧律师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分享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业务前景,并分享了自己在处理破产企业法律服务过程中的经验。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点评环节
点评环节中,高级合伙人、金融委主任郑忠林律师分享了对三位主讲人内容的切实感悟。郑律师认为金融板块业务服务的增强是必然的,并强调了各专业委员会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郑律师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法律服务需求,只有通过跨领域的深入合作,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和高效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总结发言
活动接近尾声,徐江华律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这三个委员会是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关系。同时,徐律师也表达了专业委在华商平台上对青年律师赋能的重要性,并强调华商将继续秉持“传帮带”精神,为新一代法律从业者提供坚实的支持。

此次实务沙龙活动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传统法律业务面临着诸多挑战,法律从业者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合作,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此次活动,华商律所不仅展示了在法律服务领域的专业实力,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