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办公室

笔触风月 文韵流长——“华商文学社”2024年第一次社员大会圆满举办

2024-08-12

笔触风月

文韵流长

 

—华商文学社首次社员大会—

在繁忙的法律工作之余,我们渴望有一片净土,让思绪飞扬,让情感流淌,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学滋养心灵。在知识与创意的交融中,法律与文学的火花璀璨绽放。

8月8日下午,华商文学社首次社员大会在华商律师国际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深圳律师界、文艺界的名家、大咖欢聚一堂,于字里行间寻觅共鸣,同赴一场浪漫的文学盛宴。

壹 · 群贤毕至

 

华商首席合伙人、主任高树,执行合伙人唐华英律师,高级合伙人、文学社社长王劲松律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奇云,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赵久峰,红学专家穆永东老师,华商高级合伙人曹干云律师,合伙人任英律师出席活动,合伙人、华商文学社副秘书长罗洁律师及合伙人杨洋律师担任主持。

 

社长寄语

 

华商高级合伙人、文学社社长王劲松向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文学社的发展历程、特色活动、人员构成,未来计划等。同时,他也诚挚邀请更多热爱文学的律师朋友们加入文学社的大家庭,共同书写属于华商文学社的新篇章。

 

贰 · 共话华章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商文学社高级顾问汤奇云教授表示,很高兴受聘成为华商文学社的高级顾问,切身感受到了律师界的文学情怀。汤教授通过分享杨争光老师《公羊串门》这一法律与文学结合的文学作品时称,逻辑的终点恰恰是文学的起点,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法律回答不了,但文学可以。

 
 
 

 
 
 

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华商文学社高级顾问赵久峰表示,很荣幸受聘成为华商文学社的高级顾问,律师是理性的群体,文学工作者是感性的群体,华商文学社让理性和感性有了一个独特的交汇点,期待未来律师界能够与音乐界“玩起来”。

 
 
 

 
 
 

华商律所高级合伙人,华商文学社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曹干云律师表示,华商律师领全国之先成立了文学社,写作是律师的基本功底,法律文书是逻辑思维,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曹律师通过分享屈原、李白、范仲淹、余光中等诗人的作品介绍了诗歌的历史以及诗人的家国情怀,并现场深情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两首诗词,引发了现场阵阵掌声。

叁 · 文韵漫谈

 

 
 
 
 
 
 
 
 

高树主任从对真理的探讨开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恢弘的文学漫谈,让在场观众叹服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高树主任表示,诗歌得是有内容的、前沿的、时尚的,写作从来都是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别人。希望华商成为诗一样的律所,花一样的律所,家一样的律所,每个华商人都能活得真实、写得真实,华商文学社的活动举办得更加活泼、栩栩如生。

 
 
 
 
 
 
 

红学专家穆永东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漫谈《红楼梦》对法律职业”的启示,穆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将文学与法律巧妙结合。

 

 

肆 · 翰墨生辉

 

 

 

首席合伙人高树主任获聘文学社名誉会长

 

汤奇云教授、赵久峰教授获聘文学社高级顾问

曹干云律师荣获特别贡献奖

 

杨叶、肖怡敏律师获聘文学社副秘书长

 

 

 

 

华商文学社依托律所平台,以文学为纽带,通过组织各类文艺活动,为社员们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舞台,并已成为连接法律与文学、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期待与更多热爱文学、追求卓越的同仁一道,为华商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