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建设如何为律师赋能?深圳中院赴华商展开交流会
2019-03-29
深融·多元化平台、法库-电子卷宗平台、鹰眼执行综合平台……当互联网思维和科技创新应用到了法院建设中,传统的业务被焕发新的活力,顿时有了酷炫的意味。近年来深圳法院系统不断加快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推进智能化、网络化服务。
身为律师,经常与法院打交道,这些新举措如何使用能为律师赋能?近日在深圳市律师协会的支持下,华商所特邀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领导一行举行“法律共同体视角下的智慧法院建设”交流会,为华商律师现场授课,面对面交流,讲解智慧法院那些事儿。此次是中院智慧法院建设交流会的第一站,选在了华商,亦是对华商的肯定和鼓励。
当天交流会由华商首席执行合伙人李亚轩主持,市中院副院长胡志光、华商首席合伙人高树发表致辞。市中院科信处处长范列、市中院立案庭庭长时春蕾进行了专题分享,干货满满。华商百名律师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范列:智慧法院是永远在路上的事业
范列当天带来了关于《深圳智慧法院建设》的专题分享,为华商律师介绍了智慧法院建设的规划、工作创新等内容。身为科信处处长,范列切身经历了智慧法院从起草到落地的过程,他风趣幽默的回顾了研发过程中的“痛苦”往事,“2016年6月份开始起草策划,我们一共写了8个月,改了16稿,快要崩溃时,院长说可以了。”
近年来,深圳法院积极回应信息化社会的司法需求,智慧法院建设亮点不断。去年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深圳法院的“深融·多元化平台”“法库-电子卷宗平台”和“鹰眼执行综合平台”三大平台亮相全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展,表现亮眼。
范列告诉现场律师,他是研发者,但他对智慧法院建设的效果没有发言权,有权评价的是使用者,尤其是律师。他进一步提到,智慧法院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事业,法院信息化、诉讼服务智能化要形成可持续研发的态势,一直前进。同时他在现场呼吁,律师朋友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智慧法院建设,诸如智能诉讼服务,业务的高频率用户是律师,效果如何更要一线律师说了算。
时春蕾:我们在最好的时候,和智慧时代相遇
时春蕾带来了《网上立案以及相关诉讼指引》的专题分享,她表示法官和律师的互动是司法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法官和律师用共同的法律智慧推动了司法活动的有效运行。谈到智慧法院建设,时春蕾有三点感受,一是未来已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二是天时地利人和,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开展智慧建设,比如说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我们在最好的时候,和智慧时代相遇;第三点是我们都是追梦人,奋斗正当时。作为法院的立案庭庭长,她的梦是诉服大厅里没有一张纸,立案庭所办的案件都网上全流程办理。
“作为智慧法院建设的参与者以及使用者,我要当好支持者和推广者。”时春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了网上立案以及立案材料提交的相关要求、诉前财产保全相关指引等内容,极具实操性。
以务实的举措 共同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
高树在致辞中表示,中院把交流会的第一站放到了华商所,这是对华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中院的智慧法院建设是全国法院系统的标杆,通过交流会,律师与法官可以直接交流,以务实的举措,共同构建法律共同体。他表示华商接下来会在诉讼和仲裁业务上加大力度,同时也希望华商律师以后到各区法院都要保持友好态度,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胡志光在发言中表示,来到华商感到很亲切,因为他以前也是一名律师,看到现场这么多位律师,格外亲切。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是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深圳中院近年来致力于智慧法院的建设,建设得好不好,需要律师来检验。他呼吁法官与律师加强互动,希望智慧法院的建设能为律师赋能,让律师的法律服务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