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的社会责任
 

         为社会公益尽一份绵薄之力和赤诚之心,华商在公益法律方面先行先试。

华商认为,作为一家社会法律服务机构,华商必须扎根社会、服务社会。华商不仅应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还必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主法治的健全与完善进行不懈的追求并做出切实的努力与奉献。华商要求,作为与这个伟大时代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法律人,华商律师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必须满怀政治热情参与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事业中来。

一直以来,华商非常重视参与相关立法咨询和建议。华商律师先后参加了《深圳经济特区宗教事务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行业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等一大批法规规章的讨论和修订。2004年,华商所接受广东省司法厅和广东省律协的委托,对《律师法》第四章“律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修订起草,全所25名律师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对该章修改字稿约20万字的修订起草,其中部分内容为全国人大立法采纳,为此,华商受到相关部门的特别表彰。

首席合伙人高树主任和王巧云律师在担任省、市政协委员和其他社会职务期间,广泛收集律师界的意见和建议,就民主与法治建设、新法修订、法治政府、卫生教育、热点民生以及律师行业发展问题等提出了大量的政协提案。同时,还通过深圳特区报“市民论坛”、深圳电视台、电台“政协论坛”“政协热线”等节目或栏目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华商长期坚持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活动,先后定期驻点深圳市法律援助中心、市信访办等机构;还与深圳市公安局合作成立公安民警正当维权法律援助中心,与深圳市外商投资协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仲裁委员会等合作成立法律服务中心。此外,华商率先组团进驻深圳市新秀村、鹿丹村、中航苑等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华商律师代理的“深圳咪表收费”、“外地律师诉深圳市司法行政机关关于异地执业行政诉讼”等公益案件,为华商乃至深圳律师界赢得了社会尊重。

华商在深圳率先成立律师义工队,成为深圳市公安依法维权法律援助中心等义务法律援建单位、定期驻点深圳市法律援助中心、市信访办等机构进行法律援助活动等。2019年华商荣获“第四届青少年普法‘雨点奖’十佳律所”称号,这是华商所连续三届获得“雨点奖”、还荣获“大爱福田慈善企业铜奖”。

在捐款救灾、扶贫帮困等方面,华商积极行动、奉献爱心,在希望工程、印尼海啸、大埔水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等赈灾活动中名列深圳律所前茅。

 

抗击疫情,华商力量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战“疫”路上,华商律师一直在行动,捐款捐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履行华商律师行业和社会双重责任。

助力社会复工复产方面:

2020130日,华商成立“疫情应急法律专业委员会”,高树主任担任应急委主任,百余位律师志愿加入,撰写有关疫情应急的专业法律分析文章,为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202032日,华商律所发布《“风月同天”的解读--华商抗疫专业呈现》一书,对外免费发布20万字全文,以法护航社会平稳运行,勠力同心战疫情。

疫情防控期间,华商组建了华商直播平台,鼓励律师转战化身“主播”,带来精彩线上法律解读,并与深圳市律师协会青工委、福田律师等部门合作,推出法律直播课程。

公益捐赠方面:

捐款方面,华商党委发起爱心捐款活动,共募捐315499元,款项用于购买医疗物资,捐赠给一线战疫单位。

捐物方面,华商积极给抗击在防疫一线的单位捐献等物资。目前已向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捐赠1000个医用口罩、向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捐赠1000瓶消毒水、向福田派出所捐赠1000个医用口罩、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捐赠11000双医用手套。

助力防疫物资通关方面:

华商律师发挥律师作用,帮助多家企业物资通关。由华商首席执行合伙人徐立新律师、华商林李黎执行合伙人王寿群律师牵头组成的专业律师团队爱心接力,无偿帮助香港公司从印尼采购的10万个医疗口罩顺利报关,深港协作,共同抗击疫情。


近期公益活动